季節憂鬱發作 日照2小時不憂鬱
華人健康網 記者:張世傑
華人健康網 2015年1月21日 10:28
冬季日照短,小心季節性憂鬱症找上身!醫師表示,門診觀察,近來季節性憂鬱的患者有增多的情形,可能與冬季日照時間變短有關,主要原因是腦內血清素、褪黑激素和腎上腺素分泌失調導致憂鬱;建議民眾起床後拉開窗簾或到戶外享受陽光,並保持運動習慣,避免憂鬱症上身。
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曾昱綸醫師表示,門診曾收治1名30多歲有憂鬱症病史的王小姐,原本固定以藥物控制病情,但自從進入秋冬後,憂鬱症狀變得嚴重,容易因為小事而生氣、懶洋洋不想動,而且吃很多整個人胖了1圈,證實罹患典型季節性憂鬱症。
冬季憂鬱症 易爆怒疲倦
其實每個季節都會出現憂鬱症患者,部分有憂鬱症病史的患者,確實在特定期間容易復發。而俗稱的冬季憂鬱症則屬於季節性情感疾患的一種,好發在冬天,特別是高緯度地區,反覆發作比例相當高。
基本上,典型的季節性憂鬱症狀與一般憂鬱症稍有不同,前者有明顯的開始和結束時間點,例如秋、冬或梅雨季,症狀包括易怒、疲倦沒有元氣、懶洋洋不想動、睡很多、吃很多,尤其愛好澱粉類食物,造成體重增加的情況。
季節性憂鬱 與緯度有關
曾昱綸醫師強調,一般憂鬱症則沒有季節的分別,面臨壓力就可能復發,但大約有10%至20%的患者會注意到冬天時症狀會加重,症狀包括情緒低落、失眠、食慾減退、自卑、無助感,甚至有自殺的念頭。
統計發現,季節性憂鬱症在全世界的盛行率約為4%至10%,但在台灣會被高估。一般來說,高緯度國家、四季越分明的地區會越明顯,例如美國的盛行率從南到北約為1.4%至9.7%,越靠近赤道的地區盛行率越低,例如菲律賓的盛行率為零。
日照長短 影響憂鬱情緒
至於,季節性憂鬱的真正原因為何,目前並不清楚。但醫界的共識是和日照有關,日照會影響腦內血清素分泌,也會影響褪黑激素、日夜節律等,血清素的高低可能會影響心情,抗憂鬱劑等藥物就是用來調節腦內血清素的運作。
不同的憂鬱症會有不同的治療模式,最重要的是要跟醫師配合。對於原本就有憂鬱症病史的患者,可以預防性投藥或長期服藥,避免發生季節性憂鬱。如果是典型的季節性憂鬱的患者,則可選擇光照治療,模擬太陽光來調整生理時鐘,或是利用運動緩解症狀。
享受陽光 遠離憂鬱情緒
曾昱綸醫師建議,每天最好要暴露在光線下至少2小時,早上起床後拉開窗簾,讓自己處在明亮的環境,尤其要讓陽光映入眼中;若天氣不好沒有陽光,室內應該要開燈,營造日夜分明的情況。
或是建議把握上下班和中午的時間多接觸陽光,到戶外走一走。且運動可提升腦部血清素,以快走、慢跑等中強度運動為佳,每週3至4次、每次30分鐘,除了有助於情緒穩定,也能有成就感。不過,若有2個星期以上的心情低落、失眠、胃口差、對什麼事都提不起勁,記得應至精神科門診與醫師討論。
文章來源:https://www.top1health.com/Article/22807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我的看法:
心情鬱悶的時候看見窗外陽光普照就會覺得心情豁然開朗,
所以說多多接觸陽光對於心情的好轉是有幫助的,
尤其是患有(曾經)憂鬱症的病患,更應該多出去走走,
避免將自己關在房間以至於憂鬱症更嚴重或復發,多曬太陽多運動,維持身體健康!